非遗图鉴
新时代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暨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播青年大使推广活动启动
刀剑锻制技艺(七台河刀剑锻制技艺)

       七台河刀剑锻制技艺植根于黑龙江七台河,融合北方民族冶铁文化与中原锻造技艺,形成独特风格。其工艺包括选料、锻打、淬火、研磨、装具装饰等步骤,讲究刀身韧性与锋利度的平衡。锻制过程中,匠人需凭经验观察铁胚色泽与形变,确保刀剑兼具实战性能与艺术价值,成品常以简洁大气的形制与优良的劈砍性能著称,传承着东北地域的尚武精神与手工技艺精髓。

       申报时间:2021年

       申报地区或单位: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2025-05-01
新时代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暨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播青年大使推广活动启动
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

       青铜编钟制作技艺以湖北随州等地为代表,核心在于古代青铜乐器编钟的铸造。此技艺需经采矿、冶炼、制范、浇铸、调音等多道复杂工序,尤其讲究合金配比与音律校准。编钟造型精美,纹饰多含商周以来的兽面纹、云雷纹等,其制作不仅是青铜铸造技术的巅峰体现,更承载着古代礼乐文化的深厚内涵,每一件编钟皆需通过精细打磨调试音高,确保音色清越、音阶准确。

       申报时间:2021年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

2025-05-01
新时代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暨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播青年大使推广活动启动
铸铁技艺(永康铸铁技艺)

       永康铸铁技艺源于浙江永康,该地素有“五金之乡”美誉,其铸铁技艺历史悠久,依托当地丰富的铁矿资源与精湛的铸造工艺,传承至今。传统工艺涵盖选料、熔炼、模具制作、浇铸成型等环节,注重火候掌控与模具精度,所制铁器兼具实用性与工艺美感,广泛应用于生产工具与生活器具,承载着江南地区传统手工业的智慧与匠心。 

       申报时间:2021年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

2025-05-01
新时代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暨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播青年大使推广活动启动
佤族织锦技艺

       佤族织锦技艺是云南佤族的传统手工艺,主要分布于沧源、西盟等地,以棉麻为原料,通过手工腰机织就具有民族特色的织物。织机由两根横木和数根挑花竹棍组成,匠人席地而坐,用脚蹬布轴调节经线松紧,双手持木梭引纬线穿行,通过挑花棍控制花纹变化。图案多反映佤族生活场景,如山川河流、动植物、祭祀纹样,色彩以红、黑为主,辅以黄、蓝,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织锦成品包括筒裙、挂毯、包头布等,其中“格朗咏”纹样象征生命之树,是佤族文化的重要符号。2008年佤族织锦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当地成立织锦合作社,组织妇女学习传统技法,开发出民族风服饰、家居饰品等,2024年沧源佤族自治县织锦产业带动5000余农户增收,使这一深山技艺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纽带。

       申报时间:2021年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

2025-05-01
非遗图鉴

技艺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表 现形式、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是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的重要资源,丰 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大众生 活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 应用场景,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和活力。
历史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表 现形式、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是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的重要资源,丰 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大众生 活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 应用场景,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和活力。

制作流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表 现形式、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是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的重要资源,丰 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大众生 活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 应用场景,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和活力。